年末供地潮降临房企拿地两极分化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19-12-07 10:15:23  阅读:31 作者:责任编辑。陈微竹0371

图片来自:图虫构思

挨近年末,土地商场再次迎来周期性“供地潮”。自11月以来,超百亿级的土拍在杭州、广州、北京、姑苏、南京等多个城市一再呈现。

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计算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11月,40个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建筑面积4803.4万平方米,环比添加18.8%,同比添加12.2%土地出让金收入为2266.6亿元,环比添加37.4%,同比添加12.9%。

也便是说,这一个月中,均匀每3天就有2.2个百亿级土拍呈现。这关于部分土地储备并不富余,或仍方案采纳急进扩张战略的房企而言,无疑是一场贪吃盛宴。

长江证券一位资深剖析师向《世界金融报》记者表明,本年中心要点着重,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影响手法,因此在地价趋稳、稳房价局势仍旧严峻的局势下,各地方政府财务压力不小。为完结供地方案,年末新增上市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必定有所提高,短期内房企可供挑选的地块增多。

不过,土地成交面积和收入大增,并不代表土拍商场升温

易居研究院研究员王若辰剖析称,一线城市中,仅深圳土地溢价率相对较高,为16%,这与其调整豪宅税后,商场预期发作必定改变有关。北京溢价率仅为3%,上海和广州均为0%,全体仍处于较严峻的调控状态下。

近4成房企11月未拿地

克而瑞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本年前11月,碧桂园以3143.7亿元的拿地金额高居榜首。拿地金额超1000亿元的房企,除碧桂园外,还有万科、融创、保利、华润、恒大、龙湖。出售TOP 100房企前11月共新增货值8.8万亿元,超越同期出售金额的20%。

不过,由于职业会集度进一步提高,TOP 100房企土储货值的添加也并非所有房企的情绪。

依据克而瑞计算,出售TOP 10房企新增货值会集度挨近6成,前30强房企简直包办了7成土地。与会集度不断攀升相对应的是,各队伍房企拿地出售比较上一年大幅下滑,尤其是下半年,面对融资压力和着重控,房企出售增速进一步放缓,慎重出资渐渐的变成了大都房企的一致。

在这样的大布景下,百强房企中,超越对折新增土储的楼面价较2017年有所下降,TOP 10中仅融创、保利、中海3家企业较上一年略有上涨,而龙湖、新城等房企均匀楼面价降幅挨近20%。尽管拿地楼面价遭到成交结构、成交方法等要素影响,却也能从旁边面反映土地商场降温文房企拿地慎重情绪。

此外,有必要留意一下的是,继10月近3成百强房企未拿地后,11月未拿地房企数量进一步增至近4成。不过,未拿地房企仍以TOP 50之后的房企居多

“中斗室企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,商场调整下,这些企业将面对新一轮洗牌,不光规划添加缺少动力,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商场筛选出局。”一名中型房企高管向《世界金融报》记者表明,中斗室企现在的窘境首要来源于融资,途径受限、本钱又高,它们很难依托自有资金进行周转,而大房企就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,雪球越滚越大,所以中斗室企、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越来越少地活泼在土拍商场,只能不断追求转型。

不过,《世界金融报》记者发现,11月未拿地房企中除了中斗室企,也不乏金茂、远洋、创始等五十强房企。这些房企不拿地,除了由于放缓出资节奏,更多的底气源于本身土储满足。

例如金茂,其前11月出售金额约1100亿元,而前10月新增土储货值就已高达1056亿元,且依照现在的去化速度测算,其总土储满足未来3.9年运用。相同,福晟、创始等房企的总土储去化周期也都在4年以上。

国企活泼补仓

需求指出的是,在年末供地潮降临之际,除了部分因土储满足或资金受限等原因削减拿地的房企之外,相同有不少房企依然活泼在土拍商场,活泼补仓。

一位不肯签字的长江证券剖析师向记者剖析称,房企的大格式现已根本安稳,强者恒强、弱者筛选。但详细到某家企业仍有可操作空间,本年的供地潮便是一个时机。“想要逆势调整布局的房企,在现金满足的情况下当然要捉住这一波窗口期,尤其是合肥、武汉、青岛等抢手二线城市都是这些房企抢夺的目标”。

《世界金融报》记者发现,自11月以来,活泼补仓的房企中,大部分为大型国企。

例如12月5日,广州100亿元出让3宗住所用地,被保利以81.62亿元的价格独得其二。其间,广钢地块是当天土拍的重头戏,其竞价超1小时举牌45次,终究被保利以26.17亿元拿下,折合楼面价33840元/平方米,溢价率20.21%。而与保利抢夺最为凶狠的正是中海地产。

同日,北京丰台亦有一宗地块出让,但由于去化困难、着重控等原因,北京的土拍商场相较其他抢手城市显得尤为冷清。即使该地块开出“不限价”的丰盛条件,终究也仅有首开、保利联合体与金茂两家参加竞价,终究被前者以26亿元底价摘得。

更有甚者,11月22日,深圳土拍商场推出6宗住所用地,终究6宗地块均未到达最高限价,其间一幅因无人举牌而流拍,五宗宅地总成交金额为127.51亿元,且竞得者均为央企和国企。

比照来看,就在5个月之前,深圳也曾同日推出5宗住所用地,其时参加竞拍的民企和国企共有75家之多。而5个月后,参加竞拍的竟只剩下十余家“国家队”开发商。

此外,从11月单月拿地金额也不难看出国企的补仓情绪之坚决,如万科、中海、绿洲、华润四家仅11月的拿地金额就都超越100亿元,且拿地出售比均高于0.4,远超职业均匀水平。

有剖析人士向《世界金融报》记者剖析称,其实民营房企并非悉数采纳缩短战略,只不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民企更倾向于招拍挂以外的方法,例如收并购、城市更新等,即使揭露竞价,也大都会集在大湾区等少量抢手区域。相比之下,国企最大的优势便是融资本钱低、途径广,当然不用“挑食”,而少了部分民企的竞赛,关于国企来说也是一个快速扩张的关键

记者 张志峰

修改 沈玉洁

欢迎重视、投稿、爆料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